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,2023年度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“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”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,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环境就是民生,青山就是美丽,蓝天也是幸福。”“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,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。”
为充分响应六五环境日主题,号召广大师生绿色消费、绿色出行,实行垃圾分类,自觉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,践行简约适度、绿色低碳、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。

一、绿色消费
1.减少非必要的消费,讲究经济实惠。如一次性的餐具和毫无益处的色素、添加物等、少用能源、少用包装。
2.绿色饮食:主要包括绿色农副产品和健康的饮食习惯。其中,绿色农产品则包括:无公害农产品、绿色食品、有机产品,统称为“三品”。
3.提倡使用玻璃、纸、铝等再生原料的产品。
4.讲究生态效益,如使用较少污染环境、很少破坏自然和野生动植物的企业和产品。
二、绿色出行
1.减少对机动车的依赖,近距离出行尽可能使用自行车或者步行,给城市的交通减轻一点负重;
2.减少公务用车,在不影响公务,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减少独自用车,紧急公务活动确需使用公务车辆时,尽量集中乘坐;
3.出行时,尽量选择公共交通等低碳、绿色交通方式,积极践行“能走不骑、能骑不坐、能坐不开”的出行理念,自觉做到绿色出行“135”(外出1公里以内选择步行、3公里以内选择骑行、5公里以内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)。
三、垃圾分类
生活垃圾一般按照可回收物、有害垃圾、餐厨垃圾、其他垃圾进行“四分类”:
1.可回收物
属于再生资源,指生活垃圾中未经污染、适宜回收循环利用的废物,主要包括废弃电器电子产品、废纸张、废塑料、废玻璃、废金属等五类,是现阶段生活垃圾分类的主要工作和影响垃圾减量的重要因素。
2.有害垃圾
生活垃圾中对人体健康或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物质,必须单独收集、运输、存贮,由环保部门认可的专业机构进行特殊安全处理。
3.餐厨垃圾
根据城市实际分为家庭中产生的易腐食物垃圾(剩菜剩饭、动物类废弃物、废弃食物等)和餐饮服务单位(餐馆、饭店、宾馆等餐饮企业以及单位食堂)在食品加工、饮食服务、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(食物残渣、残液、废弃油脂等)。
4.其他垃圾
除可回收物、有害垃圾、餐厨垃圾外的其他生活垃圾,即现环卫体系主要收集和处理的垃圾。主要包括:纸巾、菜帮菜叶、保鲜膜(袋)、食品袋、包装袋、瓜皮果壳、烟头等。
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,“人不负青山,青山定不负人。”六五环境日之际,在此号召广大师生践行绿色生活理念,培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意识,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,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尽一份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