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在我受伤的这段时间,我看到了宿管阿姨们的责任、友爱、和蔼、体贴。阿姨,在这里,我向您真诚地说声谢谢!”3月10日,余桂林同学伤势好转痊愈后,第一时间亲笔写下感谢信送给华源公寓6号楼值班员徐继红阿姨。去年底余桂林同学因打篮球扭伤脚踝,宿管阿姨亲手熬制有助于身体恢复的鸡汤、排骨汤送到学生宿舍,看着他喝完才离开。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让余桂林身体很快康复。

余桂林是2020级地理与环境学院土木水利专业研究生。2021年12月8日,余桂林同学因为在球场上打球不小心受了伤,脚步第五跖骨颈茎底部骨折,被迫打了石膏,拄起了拐杖,就连晚上上床睡觉都成了困难。宿管阿姨得知情况,为方便余桂林同学行动,连夜将上铺改造为下铺,解决了余桂林同学上床睡觉难的问题。在生活中,宿管阿姨经常到宿舍看望和慰问,给予了各方面的照顾。宿管每天送早饭,倒垃圾,打热水,还买来了奶粉送给余桂林同学。时值寒冬,大雪纷飞,刘雯瑜阿姨还做了热乎乎饭菜送给他吃,让其感受到了“母亲般的温暖”。

在受伤的这些日子里,余桂林同学知道了宿舍管理工作的艰辛,从宿管阿姨身上,看到了勤勤恳恳、兢兢业业、毫无怨言,更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和处事的方法。“那段时间虽然脚还是疼痛的,但心是暖暖的。在春季返校后的这段日子里,阿姨也不辞辛劳定期关心我的康复情况,多次嘱咐我,天气变化无常,注意腿部保暖。为了表达心中的感谢之情,我特意写了一封感谢信送给阿姨,也是为了让身边同学了解到阿姨们默默不闻、体贴入微的关爱,以及将每位同学当作自己孩子一样照顾的良苦用心。”
照顾余桂林同学的徐继红阿姨表示,“为学生服务我们一直坚持三心——热心、关心和责任心。作为宿舍管理人员,我们必须热心为学生服务,关注学生动态,理解学生离开家乡到外地读书的不易,同时明确自己的责任,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心舒适的环境,带给他们家的温暖。”刘雯瑜阿姨也这样说道:“学生出门在外很不容易,我的孩子也曾在外地上学,看到楼里的同学就像是自己的儿子一样。”朴实的话语,亲切的面容总会给离家甚远的孩子们心中注入一股暖流。

这是学生公寓开展服务质量月活动服务育人成效的生动写照,华源公寓6号楼宿舍管理工作人员在总务后勤领导悉心指导下,充分发挥公寓育人阵地作用,不断提高公寓服务质量和水平,全体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,时刻把学生放在第一位,当成自己的孩子,为学生解决一切生活上的问题。
从大寒到立春,友爱从未缺席。每一个有温度的后勤人,都是河南大学里的一盏灯,照亮校园,温暖师生。